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社論】房市改革的治本之道-不動產稅制改革(電子報第2期)


     不動產稅兼具有充實地方財政與促進不動產利用等兩項功能。理論上,此兩項功能應相輔相成,同為地方自治的兩大基礎。不過,國內長期以來卻形成兩者皆空的困境,不但地方財政持續惡化,不動產的投機炒作與低度利用也相當盛行,如何健全不動產稅制,並確實加以落實,可說是當前房市改革最重要與迫切的課題。

以往國內的不動產稅制設計非常複雜,在不動產持有部分,分別課徵地價稅與房屋稅,在不動產移轉部分,則課徵土地增值稅、契稅、及財產交易所得稅,表面上國內不動產的名目稅率與國際主要國家差不多,但因課稅的基礎(稅基)嚴重偏離市價,造成實質稅率(或有效稅率)明顯偏低,根據內政部地政司發布民國102年全國公告地價與公告土地現值與一般正常交易價格比例,分別為20.19%85.27%,各縣市公告土地現值占市價比例最高為台北市88.54%。不過,根據相關學者研究與實價登錄資料比對,可發現公告地價與房屋評定現值僅約占土地與房屋市價的一成,不同區位的公告土地現值則占市價兩成至八成不等,平均約四至五成。因此,不動產持有稅僅約名目稅率的1/10,不動產移轉稅的實質稅率可能比現行所得稅的最低稅率級距5%還低。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轉貼】【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新聞聲明稿】停止讓售公有資產、承諾轉做社會住宅


【轉貼】【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新聞聲明稿】

停止讓售公有資產、承諾轉做社會住宅
-------我們對新莊老街公辦都更案的嚴正要求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新北市政府刻正進行新莊老街公辦都更案(正式名稱:新北市新莊區文德段508地號等53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其中公有地面積達 5,629平方公尺,占更新單元面積比例74.76%。根據目前更新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計畫資料顯示,本案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為21903坪,其中新北市政府依權利價值比77.46%可分回16953坪。在分回的坪數中,除了新北市政府選配公共設施(包括新莊派出所、武德殿、文化服務設施)1655坪以外,其餘15298坪可按照《新北市都市更新事業範圍內國有土地處理原則》第七條,得以讓售給實施者。換句話說,本都更案約有十分之九的公有樓地板面積,極可能面臨讓售建設公司的命運

基於公有土地應以實現公共利益為優先之原則,我們嚴正要求:新北市政府在新莊老街公辦都更案開發後分回的樓地板,絕對不可以出售給私人,而應該基於公共利益與居住正義的原則,將之作為公有青年出租住宅使用,其理由如下:

首先,根據新莊老街公辦都更案事業計畫的評估,更新後房價每坪可達六十萬左右。在新北市政府所分回將近一萬七千坪的樓地板面積中,約有百分之九十都讓售給實施者再以一坪六十萬的高價轉售,如此勢必帶動老街周邊房價的上漲,這無異於拿公有土地參與房地產市場的炒作,完全違背公共利益

其次,公有持分的樓地板乃為公有土地開發所得之空間,理當公地公用。事實上,為抑制高房價,財政部在102年12月已指示臺北市參與都市更新的國有土地不得標售,新北市雖然採個案審查,然鑑於房價所得比業已竄升至世界第三,新北市政府實應向臺北市看齊,堅守公有地不出售,以及公有地參與都更分回優先做社會住宅的標準

第三,現今台灣都市房價不合理偏高,造成許多青年找不到適宜住房居住的困境。正因如此,馬英九總統才在520就職六週年的演講中,宣示加強實現居住正義,「要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又朱市長也公開宣示推動社會住宅,且主張優先採「政府不花一毛錢」模式,本都更案將可完全體現其理想,粗估分市府不花一毛錢拿約600戶青年出租住宅,豈有將其讓售給實施者的道理。

因此,我們鄭重向新北市政府呼籲,請立即承諾將新莊老街都更案作為公有青年出租住宅的示範點,讓市政府成為台灣在落實居住正義方面的標竿。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影片】北市都更下一步?居住正義vs公共利益

在文林苑跟正義國宅陸續順利推動後,台北市的都市更新似乎又出現契機,到底為何都市更新如此難以推動,都市更新執行的困難在哪裡?在TVBS麗文正經話,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跟政大社科院副院長林左裕告訴你

本影片共有四段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房改盟新聞稿】回應馬總統就職演說「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新聞稿
回應馬總統就職演說「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

請總統認清國內需要的住宅政策
馬英九總統就職6周年以「傾聽青年心聲 實現世代正義」為題的演說,談到如何解決青年的居住問題,宣示青年住宅政策,包括提供租金補貼、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市價7成的合宜住宅,並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以各種政策工具減輕青年居住負擔,「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對馬總統的演說內容,提出以下六點回應:
1、    請馬總統與政府部門應清楚認知,住宅政策應以優先照顧經濟與社會弱勢者為依歸。青年雖屬當前房市亂象中的弱勢之一,但以總統高度宣示住宅政策以協助青年為核心,勢必造成後續住宅政策資源分配偏頗,對亟需政府協助的其他需求者,甚為不公。
2、    馬總統提出的住宅政策項目中,租金補貼為當前國內最主要的施政內容。但近兩年因政府財政問題,租金補貼戶數明顯萎縮,嚴重違背三年前總統宣示「居住正義」政策的意旨。更重要的是,若政府希望大幅增加租金補貼家戶數,亦請政府清楚說明財源安排。我們不希望行政部門為了呼應總統的宣示,導致其他社會福利或住宅資源遭受不當挪用。
3、    馬總統提出興辦只租不賣社會住宅,預計全國10年完成3.4萬戶。房改盟認為,社會住宅實為當前台灣社會最需要也最重要的住宅政策項目。依據民國100年內政部調查統計,國內無自有住宅且符合弱勢條件家戶,反映需要社會住宅的數量接近40萬戶,更遑論總統所提及的青年居住需求。因此,房改盟特別呼籲,若政府有心推動社會住宅,請至少以40萬戶作為十年推動目標。鄰近的韓國近十年來已興辦超過百萬戶以上社會住宅,為其國家經濟與社會穩定,提供良好的基礎。為有效落實社會住宅政策之推動,有關公有土地無償(或低租金)提供、興辦資金長期融通機制、社會住宅營運等配套制度,請內政部盡速規畫制定。住宅法通過已超過兩年,推動社會住宅的配套制度竟牛步不前,此政策怠惰情況極為嚴重。
4、    馬總統提出興辦市價七折的合宜住宅。房改盟嚴肅建議,請政府立即全面停止興辦合宜住宅。合宜住宅為無法源依據,浪費大面積國有住宅用地,得標建商毫無風險賺取數十億暴利,對購屋人樂透式過度補貼的嚴重錯誤政策。在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未達基本數量前(例如占住宅存量3%,約27萬戶),台灣沒有興建出售式合宜住宅的資格與條件。
5、    馬總統提出辦理青年購屋優惠貸款,本質上並無不妥。然當前國內房市已進入價格反轉趨勢,此時若提供青年購屋優惠利率,似有可能造成申請家戶買在最高價的風險。房改盟認為,當前政策應以加速健全租屋市場,建立租屋市場專屬法律,促使租屋市場朝向專業化與產業化發展,讓租屋家戶與房東都能安心順利進行租屋供需,更可創造經濟產值與就業機會。
6、    房改盟請馬總統與政府相關部會,認清國內當前住宅政策的需求與重點。切勿採取重新包裝近年不當政策內容的作法,持續拖延「居住正義」落實,甚至浪費已相當稀少的住宅政策資源。房改盟基於對住宅政策與房市改革的深刻期許,期待總統與相關部會懸崖勒馬,認真擘劃符合國家長期正常發展與弱勢者需要的住宅政策。

新聞聯絡人
陳淑美(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教授)  0931-883-098
江穎慧(政治大學地政系助理教授)  0920-048-943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房改盟回應】房改盟對財政部新聞稿之回應

    感謝財政部於5月9日主動針對房改盟成立宣言所提訴求加以回應。房改盟認為,財政部近年來為健全房市在租稅措施、國有土地運用、及金融措施等三方面確實有所作為,例如建立與修正特銷稅條例、針對不動產短期頻繁交易(含預售屋紅單)按實價課徵綜所稅、及提高個人出售房屋未申報財產交易所得核定標準等措施,藉以減少房市短期投機行為,並透過加強清查農舍用地違規使用、調整非自住之住家房稅稅率、及研議房地合併課稅,以增加不動產的持有成本。此外,財政部也針對國有土地的標售與利用有所調整,並配合中央銀行政策,要求公股銀行調降特定地區第2戶以上購屋貸款成數,及增訂土地抵押貸款條件限制。我們對於財政部的努力予以肯定,但現行作為與其成效仍與房改盟的目標差距甚遠,我們初步的回應如下:

繼續閱讀

【你不知道的房市資訊】住宅快速高齡化的台北市

    台北市不只是人口高齡化,住宅高齡化問題的嚴重性,絲毫不遜色。在快速老化的都市環境下,20年後的台北市,還會是台灣的首善之區嗎?

    我們以102年第3季台北市房屋稅籍住宅類的屋齡分配比例為基準,以近3年住宅平均年增量(8,644宅,占存量0.98%)為各年新增數量,模擬兩種情境,推估未來20年,以每5年為級距的住宅屋齡結構變化趨勢。

情境一:假設新建住宅均無拆除舊住宅,僅考量每年新增住宅數量。

情境二:假設新建住宅的同時拆除舊有建築,拆除比例設定為屋齡20~30年拆除為0.5%,屋齡30~40年1.5%,屋齡40年以上拆除3.0%。


【房改新觀念】提高房產稅可降低住宅總負擔


國內外相關實證研究多顯示,房地產持有稅(或地價稅與房屋稅)與房地產價格具有顯著負相關,表示實質稅率越高則房價越低。如果從購買房屋長期總成本角度觀察,房價與稅負關聯性的意義在於,在實質稅率較低的情況下,雖然長期應繳交的稅負較少,但短期應支付的房價卻較高。反之,若支付較高持有稅,則短期房價負擔就會減輕。

若從房價與稅負合計的購屋總支出而論,房價的支付對象為建商或賣方,稅負是繳給政府。建商或賣方收到房價之後,便不再與購屋人有任何關聯;但政府收到稅收,便可提供更多公共服務與城鄉建設,對生活品質與後續房價均有再提升的潛在效果。

【專題】極端貨幣政策與漠視 台灣正蓄積本土金融風暴能量

章定煊(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 薪資與房市,剝削青年的兩大源頭

    1990年台灣人均GDP為8,132美元,到了2013年台灣人均GDP已經高達21,141美元。中間相距約2.5倍。台灣目前並未公布大學生畢業起薪,就一般人回憶,台灣大學生在1990年畢業起薪約25K,如今大學生的起薪不但沒有成長2.5倍,曾幾何時落到22K此種悲慘局面。對照鄰近的韓國,其2013年人均GDP不過25,051美元,但是南韓大學生起薪卻是台灣2.6倍。在台灣,20多年來的經濟成果完全沒有被受薪階級所享受。消失的經濟成果哪裡去了?明顯的都被資本財的利得所吸收。
這些資本財也是一般所謂的長期性資產,包括一些重量級股票、房地產、黃金等。也就是說,如果受薪階級沒有持有這些資本財,即使過勞工作到瀕死,所得不是在消費時被通貨膨脹吸乾,不然就在購屋時全數吐盡所有儲蓄並背上大筆負債。由房地產市場這個資本財市場觀察,根據2000Q1國泰房地產指數,台灣房地產市場推案量僅457億,截至2013年Q4已經來到4,015億,狂增了8.5倍以上,資本財市場的快速膨脹,中間所含利得之巨大可見一般。

【社論】房市改革拼經濟(房改盟第一期電子報)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在2014年5月8日上午10點召開記者會正式成立。以「房市改革救經濟,救青年」作為宗旨的房改盟,在短短兩星期內,號召超過300位房地產相關領域學者共同發起,其背後潛藏著房市結構性問題的嚴重惡質化,以及整體社會對房市亂象的憤怒與改革的期盼。特別在當前社會對立嚴重,國人對執政當局信任度下滑之際,房改盟秉持「專業論述取代政治口水、市場口號與錯誤觀念」的精神,希望為當前經濟、社會與政治亂象,注入新價值。

   房改盟在籌備階段已展開「房市不是經濟火車頭」的論述與觀念傳遞,並在短時間內獲得國內許多專業機構與重要專家的呼應。我們認為,國內長期以來習慣性的誤將房地產業稱為「火車頭產業」,且成為政府規劃政策的錯誤認知,更成為業者阻撓政府調控房市作為的恐嚇口號。如此嚴重的錯誤觀念,若不盡速加以導正,國內房市亂象必將持續蔓延,各項可能的施政作為更會胎死腹中。因此,房改盟將「房市不是火車頭產業」,作為房市改革行動中,最優先釐清的議題。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影片】房產稅制才是高房價禍首,改革卻只能做半套?!

台灣是世界房價負擔最重國家,卻也是炒房天堂,超低持有稅、超低利率、超低交易稅的三低,政府設計的制度其實是鼓勵大家炒房,房地產稅改革講了數十年,到底要怎麼改才是符合公平正義?在TVBS麗文正經話,彭建文、黃耀輝、林左裕三位教授告訴你!

彭建文(台北大學不動產及城鄉環境系教授)
黃耀輝(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
林左裕(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本影片共有四段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影片】房市不是經濟火車頭 房市過度膨漲影響經濟、金融、民生,三位學者提出證據告訴你原因

2014.05.08彭建文、花敬群、林左裕等三位老師上TVBS「麗文正經話」節目,暢談房市改革行動聯盟的成立宗旨,並闡述為何房市不是經濟火車頭的理由,以及說明房市過度膨脹對經濟、金融、民生的重大影響的原因,許多論述都是過去未曾見過聽過,相信對於開拓大家對於房市與總體經濟的認識,有相當大的幫助,歡迎點閱。

彭建文(台北大學不動產及城鄉發展系教授)
林左裕(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花敬群(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


節目共有四段。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新聞]學者成立房改盟 計畫拜會彭淮南、張盛和、連勝文/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曹逸雯
房價不斷上漲,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由超過200位來自不動產、財政領域的學者發起連署的「房市改革行動聯盟」今(8)日成立,計畫將自5月中下旬起陸續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央行總裁彭淮南等政府機關首長,接著也希望拜會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等,檢視他們的競選政見。

房改盟召集人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彭建文表示,目前計畫將自5月中、下旬起陸續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央行總裁彭淮南、內政部長陳威仁、國發會主委管中閔、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等政府機關首長,提供專業意見。

房改盟也將檢視地方首長、民代此次選舉中提出的政見是否在居住正義等部分端出牛肉,對於是否會拜會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等?彭建文指出,計畫優先針對雙北市的候選人進行拜訪,但因有政黨尚未確定提名人,可能要等都確定後才能進行。

有媒體關心,對於有市長候選人本身住在帝寶,能不能感受到小老百姓的感受?彭建文也說,希望不要因為候選人的身分來判斷,還是應該檢視候選人能否端出牛肉,以政見來判斷。
對於無殼蝸牛將在8月上街頭,抗議高房價,房改盟有沒有計畫參與?彭建文表示,房改盟是希望以專業論述取代政治口水,且成員有藍有綠、不分黨派、科系,一些重大決定還是需先凝聚共識。

台灣人民為什麼必須節衣縮食,耗盡數十年的辛勤工作所得,才得以獲得安居之所?台灣各級政府財政窘迫,但為何鄉愿的捨棄房地產稅收?一群關心國內房地產市場健全發展的學者因而發起成立「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推派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彭建文擔任召集人,並提出「房市改革救經濟、救青年」的核心訴求。

房改盟成立記者會主持人德明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教授花敬群表示,截至57日止,參與發起的學者有105人,連署支持的學者有162人,包括59個大學院校、141個科系的不動產、法律、財政、金融和社會學等領域學者專家支持,以及台灣居住正義協會、公平稅改聯盟、無殼蝸牛聯盟等13個公民團體、512個個人連署。

房改盟今日成立後,將正式展開後續行動,包含全面檢討監督房市政策,推動房市制度與稅制改革,拜會機關首長尋求認同,發行房改盟電子報,成立房改盟網路平台,提供專業諮詢與議題合作,結合媒體倡議房改議題,縣市首長選舉政見評鑑,希望為辛勤人民與青年世代建立可負擔且穩定、公平、效率的房地產市場環境。

[新聞]房改盟成立 學者要長期抗戰/蘋果日報

20140508(潘姿羽/台北報導)

「房市改革救經濟、救青年!」110位學者發起連署成立房市改革行動聯盟,現已有162位學者表態支持,更有512位個人以及13個公民團體加入連署。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引用日前太陽花學運林飛帆的話語,「總統、政府或國家,請接受專業的領導。」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彭建文表示,目前房市有只漲不跌、租不如買、政策如多頭馬車、房貸過度寬鬆、低持有稅等問題,因房市政策的改革權責多在中央,五月中下旬,房改盟會陸續拜會財政部長、央行總裁、國發會主委、經發會主委、金管會主委等,若行有餘力,也會拜訪北市市長候選人連勝文。直至年底,房改盟會檢視房市環境有無改善,彭建文說:「我們有作好長期作戰準備。」

本次連署學者來自59個大專院校、141個不動產相關科系,花敬群表示,希望能用專業論述取代政治口水,房改盟後續也會用電子報、網路平台發表相關論述。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成立記者會及活動紀實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是由一群關心國內房市健全發展的學者成立。自413日決議成立後,推派彭建文教授(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與陳明吉教授(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擔任召集人。隨後透過發起人網絡,邀請不動產相關領域學者(含地政、不動產、財稅、財經、社會、法律、建築、都市計劃)參與發起,並於四月底發起學術界與公民連署。

截至57日止,參與發起學者105人,連署支持學者162人,包含59個大專院校,141科系。公民連署部分,包含個人連署512人,團體連署有台灣居住正義協會、台灣勞工陣線、公平稅改聯盟、中華民國住宅學會、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393公民平台、台灣教授協會、城市家庭經濟社群、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台灣中社、崔媽媽基金會、無殻蝸牛聯盟、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等13個公民團體。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的核心訴求是:「房市改革 救經濟 救青年」。我們認為,市場機能應反映健全與穩定的房市,不應成為投機炒作的藉口,更不應製造對青年不利的世代剝奪。我們認為當前房市存在十大核心的問題,必須即刻進行改革,刻不容緩。

一、 房地產為火車頭產業,是社會最嚴重的錯誤觀念;

二、 房價只漲不跌,是人民對房市不瞭解的錯誤期待;

三、 租房子不如買房子,是房市畸形發展的無奈選擇;

四、 無視高房價背後的龐大社會負債,是可怕的盲目;

五、 市場資訊混亂與政策多頭馬車,是房市最大亂源;

六、 過度寬鬆房貸政策,是房市投機炒作盛行的共犯;

七、 實價課稅不利房市發展,是混淆視聽的道聽塗說;

八、 低房地產持有稅與交易稅,是地方財政困境根源;

九、 官員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就會下台,是房市霸權;

十、 都市更新可以獲取暴利,是制度扭曲的錯誤結果。

我們呼籲台灣社會應該勇於面對房市改革的期待與挑戰,我們呼籲政府與民意代表讓人民看到你的良心、理想與堅持。我們強烈要求,政府應給國人一個負擔得起且好品質的居住環境!

我們要求中央執政團隊與各縣市政府,應立即推動以下十項工作:

一、 房市健全化,房價負擔合理化。

二、 立即全面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

三、 增加社會住宅以保障弱勢居住權益。

四、 健全租賃市場以提供多元居住選擇。

五、 嚴格限制空地與非自用住宅購屋貸款。

六、 積極稽查與懲罰房地產投機炒作行為。

七、 強化房地產業管理規範與公會自律規範。

八、 營造安全、安心及友善的房地產交易環境。

九、 落實都市更新之公共利益以創造全民共贏。

十、 加強公共建設與產業投資以引導區域均衡發展。

我們決定站出來,為社會為國家社會找出路,為辛勤人民與青年世代,建立可負擔且穩定、公平、效率的房地產市場環境。讓專業意見取代政治口水、市場口號與錯誤觀念。

      記者會後我們將正式展開後續行動,包含全面檢討監督房市政策,推動房市制度與稅制改革,拜會機關首長尋求認同,發行「房改盟」電子報,成立「房改盟」網路平台,提供專業諮詢與議題合作,結合媒體倡議房改議題,縣市首長選舉政見評鑑。

     我們相信,台灣社會有足夠成熟度,可以處理長期危害國家社會發展問題。我們將秉持專業能力與良心,繼續凝聚社會各界對房市改革的能量與期待,強化聯盟行動力與合作對象,持續監督與引導各項房市改革工作。讓房市改革不再是政治口號或天邊彩霞,讓健全的房市成為福爾摩沙台灣的標準配備。

當天到場的學者包含、臺北大學教授彭建文、前台大城鄉所教授華昌宜、中國科大教授薛立敏、臺北大學教授洪鴻智、政治大學教授林左裕、台大教授林楨家、德明科大副教授花敬群、暨南大學副教授王健安與政大助理教授江穎慧等人。



左起政治大學教授林左裕、台北大學教授洪鴻智、德明財經科大副教授花敬群、台北大學教授彭建文、中國科大教授薛立敏、台大教授林禎家、暨南大學副教授王健安、政治大學助理教授江穎慧等。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採訪通知] 房市改革 救經濟 救青年!「房市改革行動聯盟」103年5月8日(星期四)上午十時整 成立記者會

各位媒體先進 大家好:

    我們是一群關心國內房市健全發展的教授與學者,由於對於當前房價負擔過重、居住品質不佳,以及居住不正義與世代不正義等問題,深感不安與痛心,因此我們決定站出來,成立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期望為自己,為國家社會找出路,為辛勤人民與青年世代,建立可負擔且穩定、公平、效率的房地產市場環境。
   謹訂於民國103年5月8日(星期四)上午十時整,假臺北大學(台北民生校區資訊大樓AB研討室)舉行「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成立記者會。
    房市問題與你我息息相關,邀請您一同來參與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成立記者會,與我們一起努力,「房市改革 救經濟 救青年」!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
召集人:彭建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陳明吉(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
暨 全體發起人 

敬邀 媒體先進蒞臨、報導!(詳附件採訪通知 )

新聞聯絡人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 張維升
Tel: (02)2939-3091 #51641
Cell phone: 0956-525-288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

房市改革 救經濟 救青年 連署邀請!


我們是一群關心國內房市健全發展的學者,在4/13日共商成立「房市改革行動聯盟」,預計將號召北中南各大學的學者共同連署,並結合網路平台的力量,共同參與「改革房市救經濟救青年」運動,給政府施壓、給政黨與民意代表施壓、給業者施壓,希望能透過房市的改革,給年輕人多一點希望、多一點未來,這樣才能真正救經濟、救台灣。

面對當前國內房市與社會經濟的亂象,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我們對於當前房價飆漲所引發的居住不正義、世代不正義等問題,不能再坐視不管,也不能再繼續選擇沉默與等待,唯有真正開始行動,社會才會往好的方向改變。

目前除已允諾擔任發起人的諸多教授外,我們希望能邀請所有關心自己的居住環境、也同時關心年輕人居住負擔問題的學者們,不分學校與科系,共同來響應此項活動,透過連署與後續一系列相關活動,要求政府能真正重視且有決心解決當前的居住不正義與世代不正義問題,讓國家的經濟與社會能往好的方向前進。

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共同來參與此項有意義的連署活動,如此才能更有力量,大聲向不積極作為的政府、不肖的房地產業者傳達我們心中的不滿與迫切希望改革的決心,希望大家能一起來響應這項有意義的公民運動。
附上 房市改革行動聯盟成立宣言 ,與召集人彭建文教授在聯合報的投書,請大家審閲之後,共同支持連署!

若您屬於學者請按此至網站連署

若屬於其他身分則到台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連署


聯盟臉書:http://ppt.cc/50YZ
聯盟emailhousingreform2014@gmail.com

共同連署人
已確認學者連署人數目前共  379位, (更新至 2014/6/8  22:00 )
            一般連署人數   631位,團體連署共  13 位。
感謝大家的支持!
(A)召集人   (2)
彭建文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陳明吉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

(B)發起人 (依姓氏筆劃排列)  (119)
丁秀吟: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Baruch College/CUNY, Newman Chair in Real Estate Finance
王世燁: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王信賢: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王健安: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白金安: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
江穎慧: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池文海: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何怡澄: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
何彥陞: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助理教授
吳文傑: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副教授
吳明哲:台中技術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教授
吳庭斌: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吳森田: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理事     (前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院長)
吳濟華: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呂世通:開南大學財金系不動產與風險管理組副教授
呂建德: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呂朝賢: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呂進瑞: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李佳玟: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李明龍: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李家儂: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副教授
李惠圓: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副教授
李欽漢: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副教授
李隆生:台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教授
周治邦: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周美伶:桃園創新技術學院環境科技與管理系助理教授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周素卿:臺灣大學教授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周濟群: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副教授
林子欽: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林文一: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左裕: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林旺根: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兼任副教授
林建甫: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秋綿: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
林秋瑾: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林哲群: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林素菁:龍華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
林楨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花敬群:德明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
邱英浩: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金家禾: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侯志仁: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兼系主任
洪志興: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洪鴻智: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兼系主任
胡志平: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系副教授
胡海豐: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范世平: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范國光: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副教授
倪仁禧: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程副教授
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高金桂: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
屠美亞: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張效通: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副教授
張梅英: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
張慈佳: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
曹中岑: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系教授
梁仁旭: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副教授
畢恆達: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章定煊: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許世雨: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副教授
許治文:樹德科技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郭振雄:臺北大學會計學系教授
郭瑞坤: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陳介豪: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永森: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
陳立夫: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主任
陳怡伶:懷俄明大學全球及地域研究暨地理系助理教授
陳明燦: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亮全: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系客座教授
陳南光: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陳建元: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建福: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陳彥仲: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
陳國華: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陳淑美: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教授
陳欽賢:臺北大學經濟系教授
陳慧慈: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陳澤義:臺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
彭光輝: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彭渰雯: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彭蒂菁: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曾志民: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
華昌宜: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退休教授
黃名義: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
黃旭輝:高雄大學金融管理學系教授
黃衍明: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黃麗玲: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耀輝:臺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
楊子涵:臺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
楊宗憲: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
楊智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
楊棧雲:臺北大學電機系教授
楊德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教授兼系主任
溫豐文: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
詹士樑: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劉立偉: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劉彩卿:臺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蔡宏政: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蔡明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蔡繡容: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助理教授
衛萬明: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黎德星:東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賴世剛: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
賴仕堯: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賴宗裕: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賴碧瑩: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戴興盛: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薛立敏:中國科技大學國際商務系教授(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理事長)
謝宏昌: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副教授
謝博明: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系助理教授
謝舜傑: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
簡旭伸: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簡博秀:世新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
蘇瑛敏: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C)學者連署人  (依填寫時間時間順序排列) (258)
呂宗盈: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助理教授
劉素芬: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
蔡維哲: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葉大綱: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洪伯邑: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王秀雲:成功大學醫學系及STM中心副教授
楊賀雯: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
王映涵: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助理教授
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昭綾:南台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
花亦芬: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彭琪祿:中華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黃銘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高惠春: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奕樵: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張谷銘: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佘健源: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陳文政: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講座教授
王志銘:淡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黃健彰: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湯志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羅能清: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
劉如慧: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林萬億: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陳天佑: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系副敎授
金仕起: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德明財經科大財稅系副教授
林政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祝平一: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高楷璇:德明科技大學財稅系助理教授
張媛甯: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所教授
劉曜華: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系副教授
陳永昌: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WUR)評鑑中心委員
胡龍騰: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郝培芝: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University of Alberta人文地理與規劃助理教授
張秀慈: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
林士貴:政治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陳朝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賴孟玲: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
辛年豐: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徐國城: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助理教授
楊正隆:文化大學國術學系助理教授
廖一瑾: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
洪明皇:文化大學社福系副教授
孫效孔:開南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
林旻沛: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駱武昌:中國文化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張崑將: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王權泉: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
李博明: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
陳毅峰: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徐揮彥: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遲恒昌: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助理教授
翁培師: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江彌修: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
朱南玉: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黃瑞卿:台灣科技大學財金所財金所
李文献: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
洪新民: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數學系退休
韓僑權: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志弘: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楊友仁: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柯秀欣: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石忠山: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李佩容: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謝世宗:清華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吳宗正:國立東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明哲: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毛志仁:樹德科技大學國際企業與貿易系助理教授
呂忠津: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曾偉豪:臺北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翁育瑄: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王君琦:東華大學英美系副教授
黃政仁:東海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
羅至美: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副教授
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柯志昌: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陳啟斌:國立東華大學國企系教授
林秋發: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
陳柏森:前台科大兼任建築系所專家級教授
黃宣衛: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
王吉祥:台東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
楊秉訓: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陳鴻毅:中央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教
林文蘭: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錦堂: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黃瓊萩: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教授
鄭怡世: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蔡龍銘: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系教授
王珍玲: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
黃瑞萌: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
甘佳平:中央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榮靜:朝陽科技大學資管系教授
顏志達: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助理教授
周志輝: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張鈺光: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高慈敏: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董峰呈: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助理教授
高嘉勵: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景祥:中國文化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工學院院長
林韻柔: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于如陵: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副教授
王文楷:高雄大學金融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王維周: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蔡玉娟: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林明杰:銘傳大學國企系講師
卓慧菀: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陳宜珍: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系專案講師
林潤華: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陳友鋒:文化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
顏聰玲: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助理教授
陳瑞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敏烈:文化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蔡廷穎:嘉南藥理大學研究發展處辦事員
鐘文君: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專任講師
蘇清源:中央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瓊文: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陳志賢: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
陳永富:中央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林聰舜: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育銓: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雷淑儀:臺北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
王家麟: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戴麗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劉欣蓉: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查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羅慧珍: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教授
謝立文:臺北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朱崇儀: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炳森:銘傳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
廉 兮: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顧瑜君: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謝朝和: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系教授
顏亮一: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副教授
陳尚永:輔仁大學廣告傳播學系副教授
江哲賢:文化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曾國修:玄奘大學法律學系講師
張祥光: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徐漢賓: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稅系講師
陳君愷: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葉秀燕: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黃世輝: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教授
沈秀華: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
梁佑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助理教授
林應嘉: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助理教授
許立欣:政治大學英文助理教授
陳人豪: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沈信漢: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
許志義: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暨應用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林昭吟: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李隆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與台北大學統計系所合聘教授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李招瑩: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副教授
沈明展: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助理教授
蘇坤良:國立中央大學資管系助理教授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副教授
黃泓人:中央大學財金系副教授
林彥呈: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黃樹仁: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邱顯鴻:國立暨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游萬來: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
陳瑞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劉大和: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李美杏:台北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
高又淑: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周瑞賢: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蕭明福: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蕭文高: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劉素芬: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
王秀珊:輔仁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劉梅君: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
宋佩芬:台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莊銘棟:中央大學能源所助理教授
顏健富: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王竹方: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
謝祖光: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郭國興: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高仁川:台北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許甘霖: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王育瑜: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所副教授
黃永任:臺北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教授
林淑琴:東海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薛鈺藏: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
吳佩珍: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
孫嘉穗: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副教授
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蘇正德: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
莊委桐: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葉德宣:中央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
胡淼琳:中興大學食品生物科技系教授
吳佩如:中興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王秀娟: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兆麟:中國文化大學俄國語文學系教授
邱裕鈞: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
王孟亮: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
吳宗信:交通大學機械系教授
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陳維斌: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助理教授
高文芳:交通大學物理所教授
蔡崇隆: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劉紀嘉: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蘇玫碩: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
吳芸嫻:明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李明威:中興大學奈米科學研究所教授
楊建成: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許世壁: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
吳世雄:中央研究院生化所特聘研究員
郭其珍: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馮冠超: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教授
施淑慎: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洪慧念: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教授
周芳美: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朱惠足:中興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黃銘輝: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張文華: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副教授
魏玫娟: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士榮: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
許世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柏雲昌: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李小梅:中央大學資管系副教授
黃武雄: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退休)
廖宜恩:中興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
洪維勵:臺北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鄭湧涇: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名譽教授
劉俊秀:交通大學土木系教授
陳延輝: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前教授
李玉君: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林奇秀: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
林秀幸:交通大學人社系副教授
張文薰: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楊重信: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
周茂春: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張嘉讌: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陳義分:修平科技大學工管系副教授
陳鴻圖: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運財:東海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邵珮君: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張瑞當:中興大學會計系教授
李宗榮: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譚旦旭: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教授
譚鴻仁:台灣師大地理學系副教授
高麗珍:國立臺灣師大人文社會學科副教授
關華山: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楊澤泉:成大企管系退休
魏楚陽: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
馮冠超: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教授
彭百崇: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許主峰: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講師
林彥君:長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彭朱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教授

(D)團體連署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中華民國住宅學會
393公民平台
台灣教授協會
城市家庭經濟社群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無殻蝸牛聯盟
崔媽媽基金會
台灣居住正義協會
台灣勞工陣線
公平稅改聯盟
台灣中社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E)
個人連署

溫打
Ke Hsuan L
謝啟洋
蔡宜如
賴晉緯
謝翠玉
王俊鈞
王愷立
蔡孟吟
陳建元
蔡佩穎
黃酩軒
周佳音
陳鼎昕
張孟弘
林伯璋
楊雅玲
楊倩如
曾琬如
劉麗娟
鄭淑慧
吳琦
張于軒
黃天仁
謝志豪
洪惠娟
林子圻
戴伯芬
石豐宇
林于婷
許正鐸
鄭文凱
廖德群
陳麗春
蘇祐磊
吳花果子
劉俊秀
張怡文
莊景倫
鄭雨青
黃艦緯
廖斌洲
吳尚仁
李大偉
薩支平
王耀彬
陳薇
潘信恩
米永花
柯耀庭
石濟維
曾楷仁
林逸杰
賴坤宏
黃國書
蘇淑娟
陳怡均
黃瑪琍
林孜曄
孫幼華
溫家豪
陳慕潔
吳佩儒
王文樹
HUANG PENG
劉易東
張桂芳
邱俊雄
周欣怡
楊顯龍
蔡易均
吳靜雯
劉秉宜
林佩佳
吳秉恒
楊怡真
tendi
吳麗珍
黃芃瑜
鄧凱元
李家宏
黃致學
蔡佑駿
李俊緯
陳芬蘭
吳靜宜
陳秋富
潘雅琪
廖佳甄
葛仲寧
劉家伶
簡瑋嫻
莊玉鳳
韓孟樺
吳承鑫
滕侑緯
陳彥奇
詹竣傑
曾孟蓁
吳秋涼
盧琮琪
游春煌
李偉祺
謝明佐
林姿馨
柯明喬
涂之瑜
顏文香
林偉德
謝書華
蔡宗勳
郭家禎
呂兆蓉
翁家德
陳皓修
王浩任
楊凱寧
李明杰
周梅玲
黃懷萱
黃吉宸
莊漢松
劉珈懿
柯志動
劉光瑩
童心怡
林雨咸
葉淑卿
陳佩琪
張善爻
黃筱琪
陳珮茹
高珮琪
曾聰智
張月月
梁維真
張雅博
廖泳芃
潘信榮
劉雅朋
李瑩姿
楊采儒
彭崇仁
黃信忠
武傳嘉
王羅惠
張桂珍
黄嘉
陳琇美
戴君安
吳秀蘭
張雅迪
孫一信
李維真
李世賢
柳子宗
譚鴻仁
林佳靜
柴苑苑
謝崇蕙
吳健宇
覃小靖
盧俞廷
李則龍
邱郁雯
梁瀞
林子靖
花敬穎
吳婷婷
王志恩
廖珮君
黃彥慈
郭宏裕
張彥南
林芊
吳摺
王珮玲
余秋華
蘇芳儀
謝孟福
劉筱蕾
黃俊凱
許祐維
鄭敬錞
林瑞昇
陳相甫
賴佳琪
楊迺芳
陳怡婷
蕭永達 
谷汶翰
C.J.Liu
杜曉柔
魏秀琪
呂政耾
鄭詩穎
李吉明
李玲玲
阮懷磊
李慧嬌
林依穎
曹家恩
Mandy Peng
劉金鐘
蘇坤良
李宗榮
李宜倫
柯孟云
林思瑩
呂秉怡
胡芷瑤
呂宗源
李欣輿
舒馨僾
黃美淑
張毓蓁
黃顯裕
許偉恩
余冠霖
廖禮士
靳燕玲
陳秋怡
王志銘
楊溥泰
張潔
吳翊綺
李勇志
高福興
陳志碩
古亞縈
周小森
胡亦行
林彥良
何世偉
LAN CHIEN
林立祥
Ray
王淑娟
許家豪
曾兆達
黃文祺
陳智皓
林家綺
林豈右
林俊豪
邱國勳
丘美珍
許文森
戴毓儒
陳品旭
蔡雅鈞
高國峰
李政諭
陳奕綸
詹金昇
蕭喻方
李彥璋
林安理
紀心怡
陳金裕
楊學儒
洪登瑋
林孟杰
盧哲科
高伊葦
江千如
楊秀儒
劉如一
陳慧華
許秀玲
陳俊良
章文箴
曾旭正
楊佩璋
張彧銘
陳俞安
藍玉琦
翁子偉
周明偉
鄭元貞
羅儀芳
彭建岳
許淑媛
鄒瑋玲
梁瑞蘭
林安安
鄭惠文
宋豐荃
陳君山
余靜華
Jean Chen
林伯昌
朱芳妮
曾昭揚
黃千桓
李傑生
陳靜慈
林哲民
林彥宏
翁家玉
蔡妤真
林郁甄
Tommy Lee
瑞桐
戴宏展
盧建霖
徐進鈺
黃耀霆
蘇文職
阮桃園
陳鳴谷
謝鳳娟
張烽益
林松斌
葉憬欣
黃虹荏
林昱廷
TIM TIM
張維升
郭丞晉
詹志宏
羅執中
林于荏
黃思蓉
張大本
王瀚銘
陳維德
伍宏勳
林育如
簡麗玲
陳信豪
侯靖邦
程亨齡
林淑娥
葉家豪
李建樺
劉哲瑋
周巨展
程錦芬
蔡佳宏
詹佳芸
蕭信余
韓偉宏
高淑芬
黃郁蓁
李昀叡
蔣慧如
陳冠甫
簡祥傑
蘇郁菁
陳怡君
溫國弘
陳穎潔
周石
林亞樺
樓琦庭
陳柏舟
楊富鈞
蔡瑋玲
柯格鐘
洪敬能
李勁緯
葉運祺
林育聖
邱銘哲
吳育臻
陳郁樺
林昀
黃育銘
孫恩潔
陳亞君
何雪華
黃詩云
郭貞君
何碩倫
邱垂健
張怡青
王鈴喻
余靜華
劉玉禎
郭珮綈
陳敏琪
許伯承
蔡照鴻
關華山
賴明飛
胡哲瑋
林景毓
陳麗而
張瓊心
周弘偉
莊茂良
邱家任
顏岫弘
黃智鈴
劉曜華
施絢傑
黃珮華
陳君麟
高毓穗
廖彥瑋
鄭傑桓
花佩琛
張瑞當
侯冠廷
范維倫
王雅汶
黃吉伶
張智凱
歐凌軒
楊倢
鄧傑漢
魏雅蘭
孫友聯
鄭允豪
曾偉文
陳金聰
羅慧娟
林浩偉
葛振廷
王法權
林清井
張慧霙
陳東榮
陳豫律
Dennis
周欣音
李哲宇
楊西薰
陳耳東
賴巨峰
鄧筱蓉
江緯帆
黃子齡
簡瑞淵
張彥南
李昆陽
王美惠
劉瑞宇
曾于庭
鄭雅丹
高麗珍
周鶴鳴
張靜宜
洪敬舒
郭紀威
楊西真
徐之強
葉嘉彬
歐俊良
李巧玲
莫詠月
Li-Hao Yeh
張嬰芳
林承翰
張馨文
李燕伶
朱楀桁
臧翔鈞
朱百一
紀凱婷
曾鈺舒
楊富琳
羅振倫
李函芳
劉嘉偉
涂嘉祥
李俊銘
李晨遠
黃亮凱
鍾秀霞
黃信普
葉雨晴
吳侃庭
楊舒婷
林瑞益
程寧
吳秋逸
江尚書
曾嬿儒
阮貞婷
B. Chen
呂書華
謝宗傑
蔡致中
張瓊予
陳詩薇
Cheryl
陳怡伶
盧信昌
王思淳
林庭安
王安邦
蔡曜燦
林璟薇
CHOU WEI H
管紹君
王筱雲
永槤瑢
張佩雯
黃育銘
葉鈞喬
黃奕瀠
許凱汝
卓美昕
吳先
楊景文
彭建樹
張晉挺
洪子豐
張展榮
林蕙鈺
陳榮輝
白富全
陳伯杰
李詩涵
楊彥慈
魏嘉瑢
許振福
彭孜婷
林敬博
王唯達
馮佳福
林晏萱
朱坤鴻
陳佳蓉
周文傑
張修桓
鄭承竣
姚聖威
陳乃華
蔡百蕙
李建鋒
王虹雯
賴鐘國
陳乙婷
張博俊
丁明周
邱筱文
伍瑋馨
蔡育汶
李佳霖
王碧瑩
李亞寧
張佳筠
伍飛揚
黃大倫
邱和昇
王鎮輝
梁碧芬
洪清鐘
HSIEH
萬曉彤
劉姿利
譚旦旭
廖庭萱
黃依萍
藍婉萍
黃雅慧
薛鈺藏
王嘉欣
李怡德
黃盈綺
李凌瑋
許瑞峰
張景雄
蔡揚名
曾翊瑋
李冠霆
陳佳甫
伍瑋雯
黃乾溢
Chih-Wei T
林家平
王明鉗
孫家柔
鄒士宏
周飴恆
劉作晏
李智偉
黃怡寧
林亭均
朱乃瑩
周博媛
柯佼伶
郭雪芬
藍予柔
賴秋君
林伯駿
姜瑩婷
楊雨霏
林肅諺
陳茗榛
薛宇敏
李意琳
沈清楷
蔡秉恆
陳光瑩
林明鋒
陳柏良
蔡友翔
張國財
Bob Cheng
曾昱穎
林冠佑
宋涓如
黃子庭
陳昭志
蔡佩伶
曾馨慧
郭應哲 
黃彩妮
劉建廷
陳映霏
王炳富
曾佐豪
許誌彬
林琮翰
周育如
鍾雨珊
高熹
曾明宗
黃瓊慧
盧巽綠
周雅祺
Hsiao Chih
宋郁玲
李真文
沈陞全
林俋安
朱偉綸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40429021029即時更新名單請見台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